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師參加首屆中國好蛙苗對接大會并作報告

發布者:太阳成集团tyc234cc發布時間:2024年10月22日 13:05浏覽次數:

10月15日,仲恺農業工程學院農技輕騎兵、農村科技特派員、水産教工黨支部劉春副教授應邀參加“首屆中國好蛙苗對接大會暨首期蛙苗品質升級研讨會”,并做了題為《牛蛙流行病害分析及種苗研究進展》的大會報告。

牛蛙美食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近年來在餐飲市場中異軍突起,成為消費者追捧的熱門美食。2023年我國牛蛙養殖産量超過100萬噸,産業鍊總産值近1000億元,是推進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養殖品種。牛蛙苗種是産業升級的關鍵要素,是推動牛蛙養殖技術發展和質量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礎。本次會議于10月14-16日在廈門舉行,主題為“養好蛙從一尾好蛙苗開始”,得到福建省水産技術推廣總站、各大學術機構、以及牛蛙全産業鍊企業的支持,現場參會人數300餘人,線上參會人數超過千人。


劉春在大會上針對牛蛙苗種繁育困難和病害嚴重的“卡脖子”問題,首先分享了我國養殖牛蛙近年病害流行情況并提出了防控建議,随後介紹了團隊在牛蛙基礎生物學、育種和病害防控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後提出了建立結合病原監測、體外消毒、體内卵黃抗體淨化、中草藥與益生菌保健于一體的“牛蛙主要病原淨化技術體系”,受到了參會人員的一緻好評。



當前牛蛙産業基本依靠市場主導而發展,其科學研究嚴重滞後,從事牛蛙研究的科技人員、相關的科研經費和科研成果嚴重不足,制約了牛蛙産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仲恺農業工程學院牛蛙研究團隊緻力于牛蛙育種、營養與飼料、疾病防控、尾水處理等多個領域的研究,目前在牛蛙的蝌蚪發育與苗種培育、昆蟲蛋白功能飼料開發、主要病原監測體系建立、病原緻病機制研究、中草藥與益生菌替抗技術研發、多層級高效尾水處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為牛蛙産業的綠色、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團隊主持牛蛙相關省廳級項目5項,發表相關論文10餘篇,獲批專利5件,并與多家企業合作進行牛蛙健康養殖技術的研發、示範與推廣。


Copyright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cd

郵箱:dky150520@163.com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鐘落潭鎮廣新路388号

  • 網站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