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廣東省基層黨組織強基工程行動計劃(2024-2026年)》及學校的實施方案,全面推進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廣東行”專項行動開展,凝聚各方力量切實推動黨員幹部專家基層行,11月27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水産教工支部開展“亮旗攻關解校友愁盼 凝聚力量助漁業發展”主題黨日活動,學院黨委書記朱路平、水産教工黨支部書記蘇友祿及支部黨員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邀請民主黨派教師及學生黨支部書記共同參與。
廣州南沙漁業産業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君帶領參觀,并詳細介紹了南沙漁業産業園發展曆程和建設情況,學院教師一行實地參觀了園區标準化魚塘、大數據管理中心、鳜魚智慧化養殖車間,了解了南沙青蟹、誠一鮮皖、斑節對蝦等優質水産品,對池塘工程化循環推水養殖技術、智能化綜合養殖模式、南沙農業漁業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參觀過程中,雙方就科研攻關合作、學生實習就業等深入交換了意見。
随後學院教師參觀了廣州南沙華農漁業研究院,該研究院是廣州市唯一一家漁業領域研究院,按照“立足南沙、面向灣區、服務全國”的整體定位,整合資源、創新制度與技術,瞄準南沙和我國漁業産業中的實際問題,攻克産業技術瓶頸,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通過走訪學習,教師們加深了對漁業研究院發展曆程和運營模式的了解,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在促進漁業領域提質增效、服務海洋經濟的重要性,增強了推動漁業産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使命擔當。
最後,學院教師一行來到由我院2003屆水産養殖專業校友吳漢靈創辦的廣州市靈豐養殖技術有限公司實地考察與調研。二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吳漢靈從水産經銷的“行家裡手”蛻變成為羅氏沼蝦養殖的“頂尖高手”,目前擁有200多畝精養池塘,羅氏沼蝦的平均畝産高達約1000斤,公司在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和斑節對蝦養殖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為當地聯農帶農的養殖大戶,在市場沖擊下也面臨産業發展瓶頸。在調研過程中,水産教工黨支部的教師們與吳漢靈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讨,并從專業角度出發,為公司優化養殖繁育技術和公司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建議。支部書記蘇友祿代表學院向吳漢靈贈送書籍《廖家兩代人》。吳漢靈對學院領導、專家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對母校的悉心培養和老師的專業指導深表感激。
本次黨日活動,緊緊圍繞雙帶頭人“廣東行”專項行動中科技賦能助發展和教育服務質量提升兩大重點任務,緊扣數字漁業發展趨勢,深入生産一線,積極對接校友企業急難愁盼,為養殖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咨詢服務,切實推動“廣東行”專項行動取得實效。接下來水産教工黨支部将繼續以入選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廣東行”專項行動團隊為契機,不斷探索黨建與業務融合創新發展,立足支部專業特長,積極響應學校 “黨員幹部專家學生基層行”的号召,主動對接産業需求和企業期盼,着力攻克生産一線技術瓶頸,為服務漁業産業高質量發展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貢獻支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