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健康養殖創新研究院連續以第一單位在The Innovation Life及Future Foods頂級期刊發表黑水虻資源化利用系列論文。
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長和消費需求的持續增加,農作物殘渣、畜禽糞便、食品加工廢物和餐廚垃圾等有機廢棄物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4年的報告表明,全球年産出食品垃圾超過10.5億噸,在中國僅畜禽糞便排放量就高達38億噸。黑水虻幼蟲(BSFL)作為一種潛在的生物資源在種養循環和有機廢棄物處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高效削減有機物、生産優質昆蟲蛋白和油脂、生産綠色生物肥料、減少底物有害物質和溫室氣體排放等。其中BSFL腸道微生物在轉化有機物、生産有機肥以及減少有害物質中扮演重要角色。我院黃燕華研究員、王玮教授、彭傑副教授團隊長期緻力于黑水虻資源化利用,本次以“Gut microbiome of 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for efficient use and purification of organic waste: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evelopment concept”為題,系統總結了黑水虻幼蟲腸道菌群的組成、功能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着重分析了BSFL在高效轉化有機廢物、抑制病原菌增殖、降低底物中抗生素、重金屬和微塑料含量的作用機制,為BSFL在種養循環體系中高效應用提重要供理論支撐。該研究成果以長篇綜述形式發表于綜合性頂級期刊The Innovation(IF=33.2)子刊The Innovation Life,我院22級碩士研究生鄭世奇同學為第一作者,該論文同時得到亞熱帶農業生态研究所印遇龍院士團隊的大力支持。

BSFL具有高蛋白、高脂肪的特性,荟萃分析表明,以不同基質飼養的BSFL在幹物質基礎上平均蛋白質含量約為40.33%,脂肪含量為27.67%,并且還含有高營養價值的幾丁質、中鍊脂肪酸、抗菌肽等,可作為畜禽水産動物的優質飼料。然而,黑水虻蟲油在改善人類健康方面的作用仍未确定。因此,本團隊利用高脂日糧誘導的妊娠期肥胖模型系統評估BSFL蟲油對母體健康和子代發育的影響,證實了BSFL蟲油可通過抑制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和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級聯通路來增強母體胰島素敏感性,并減輕體内氧化應激。相關成果以“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Oil: A Functional Lipid that Improves Insulin Sensitivity Mainly by Inhibiting the PPAR and MAPK Signaling”為題,發表在食品領域頂級期刊Future Foods(IF=7.2),我院彭傑副教授,重慶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趙曦晨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我院黃燕華研究員、王玮教授,廣東省農科院動科所王國霞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202755)、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先導項目 (NCTIP- XDB18)的經費資助。
文章鍊接:1.https://www.the-innovation.org/article/doi/10.59717/j.xinn-life.2025.100134;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833525001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