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3日,仲恺太阳成集团tyc234cc科技特派員蘇友祿教授帶領團隊赴台山市赤溪鎮開展系列科技幫扶活動,通過政企對接、實地調研、技術指導、科研教育融合等舉措,為當地水産養殖産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動能。
在赤溪鎮黨委副書記餘敬的陪同下,特派員團隊與當地重點水産企業——台山聚龍漁業養殖有限公司展開專題座談。雙方圍繞企業主養品種的養殖模式、技術瓶頸及産業規劃進行深入探讨。針對企業反映的養殖效率波動、病害防控壓力大等問題,特派員團隊提出“管理機制優化+智慧科技賦能”雙軌方案:一方面建議完善投喂管理、環境監測等标準化流程,降低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推動智能水質傳感器、物聯網數據平台的示範應用,構建數字化養殖管理體系,為産業提質增效提供技術支撐。
特派員團隊深入赤溪鎮一線養殖池塘,與養殖戶面對面交流。針對散戶普遍面臨的苗種存活率低、養殖後期水質惡化、病害難控等難題,蘇友祿教授現場示範“益生菌調水”“中草藥防病”等綠色養殖技術,強調“三控一減”(控密度、控餌料、控水質、減抗生素)原則,指導養殖戶通過精準用藥、适量投喂等方式提升效益,同時減少環境負荷。
在赤溪鎮海洋牧場基地,特派員團隊聚焦産業鍊延伸與可持續發展,針對深海網箱養殖抗風浪設計、病害預警等痛點,提出應對策略;在加工環節,建議企業引入低溫保鮮、副産物高值化利用技術,提升産品附加值。
特派員團隊還專程赴赤溪鎮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結合實地環境為研究生開展“水産養殖與生态保護”主題教學。在科普小廣場,蘇友祿以白海豚栖息地保護為例,闡釋了漁業活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平衡之道,強調“綠色發展需以科學監測為前提”。研究生通過水質采樣、生物觀測等實踐,深入理解生态友好型養殖技術的重要性。此次活動不僅為研究生提供了鮮活課堂,也為當地科普教育注入專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