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至19日,由仲恺太阳成集团tyc234cc科技特派員臧瑩安教授帶領的英德橋頭鎮考察團,聯合鴿之都農業公司、華昊農業研究院專家團隊,赴廣西開展肉鴿産業綠色升級專項調研。此行聚焦肉鴿微生态二次育肥與生态循環技術,為橋頭鎮打造"鴿-蔗-稻"立體化循環經濟注入發展新思路。
南甯對标:種業龍頭解碼降本增效密碼
考察首站走進廣西肉鴿行業标杆企業——桂柳利騰農業科技。作為華南唯一持有肉鴿"種畜禽生産經營許可證"的龍頭企業,其銀王鴿存欄量居全國首位,年售種鴿20萬對,占據華南市場主導地位。企業通過"祖代種鴿+全産業鍊"模式構建閉環生态,以"公司+合作社+農戶"機制帶動500餘戶農民增收。臧瑩安團隊重點調研企業"替抗健康養殖"技術體系,圍繞英德鴿業飼料成本高、疫病風險大等痛點展開深度探讨,并就微生态二次育肥技術進行專項對接。中國畜牧業協會鴿業分會副會長、桂柳利騰董事長劉大利全程陪同交流。




柳州探路:億元生态綜合體啟示錄
在柳州綠航現代農業科技産業園,考察團見證"漁業-種植-加工"三産融合典範。該園區總投資超1億元,通過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現有機肥閉環,水産廢水零排放灌溉百畝稻田,同步推進工廠化育苗與智能水肥系統建設,打造千畝新品種示範基地。這種"生态增值"模式為橋頭鎮構建"鴿糞制肥-甘蔗增産-水稻提質"循環鍊提供了可複制樣本。
。


橋頭實踐:25萬對種鴿撬動鄉村振興
作為考察主體,英德市鴿之都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種鴿繁育,乳鴿生産為一體的産業綜合體,近年來快速發展,現建有标準化鴿棚50棟,存欄肉鴿種群25萬對,年出欄乳鴿約500萬羽。公司建立了與中小養殖戶利益聯合機制,通過“公司+農戶”的産業化經營模式,采取公司提供場地、技術指導、物料供應等一體化服務,拓展養殖規摸合計約300畝,年出欄乳鴿預計增加1000餘萬羽,輻射帶動解決當地就業約200多個。未來三年,特派員團隊将和鴿之都團隊一起,聚焦種業升級、健康養殖、循環體系構建等,持續推進橋頭鎮肉鴿健康養殖綠色轉型。此次考察也為英德橋頭鎮微生态”鴿子-甘蔗-水稻”立體化循環食品安全産業鍊提供有力借鑒和參考。

